一個簡單的行動,讓10萬孩子堅定“我能行”

一個簡單的行動,讓10萬孩子堅定“我能行”

? ? ? ??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(ID:youthMBA)的第321篇分享文章,作者是奇蘭.貝兒.瑟西(Kiran Bir Sethi),由她擔任校長的河沿小學在印度排名前十,她發(fā)起的“全球孩童創(chuàng)意行動”旨在引導中小學生自主發(fā)現(xiàn)社會問題并設計解決方案。我們已在Facebook上與她聯(lián)系授權。

? ? ? ? “傳染”是一個好詞,即使是在甲流肆虐的今天,我依然喜歡這個詞。笑和熱情是會傳染的,靈感也是。我們都聽過一些杰出的演講者講過各自精彩的故事,但是在我看來,有種相同的東西在影響他們——他們都被傳染了一種我稱之為“我能行”的“病毒”。

? ? ? ??那么問題就來了,為什么只有他們能被“傳染”而獲得成功?在一個人口超過10億的泱泱大國,為什么只有這么少的人?真的是因為運氣和機遇么?能不能有意識地、有計劃地被“傳染”呢?所以今天我想和你們分享我關于“傳染”的故事。

? ? ? ??當我只有17歲的時候,我就被“傳染”了。那個時候,還只是設計學院的學生的我,和大人們交流碰撞,而他們真的認同了我的想法,不斷和我辯論,我們喝茶聊天,探討得很深入。

? ? ? ??我很震撼,這種感覺是那么奇妙,是那么具有感染力。我多么希望,我早在7歲的時候就被“傳染”了。所以,10年前,當我來到河沿小學的時候,我就開始了教學實驗:我在那里創(chuàng)建和完善一個設計流程,一個可以不斷傳染“我能行”意念的流程。

? ? ? ??我做到了!那就是:如果能把學習帶到現(xiàn)實當中來,即模糊課堂教學和生活實踐的分界線,那么,孩子們將經(jīng)歷一個自我認知事物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當中,他們能看到變化,用自己的力量去創(chuàng)造改變,接受改變,并受到鼓舞,不斷主導變化的發(fā)生。這可以直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,孩子們將變得更具競爭力,不再感到無助

? ? ? ??這些其實都是常識,幾乎每個人都知道。但我想向你們展示我們在河沿小學是怎么實踐這一過程的:

? ? ? ??我們五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兒童權益的課程,他們被要求制作廟里所用的香,連續(xù)工作八個小時,以此體驗童工的境遇。當這些孩子連續(xù)工作了兩個小時后,他們后背酸痛,心態(tài)也被改變了。他們馬上感受到了這種變化,起身走上街頭,用切身感受說服城市里的每一個人:童工制度必須被禁止。他們和企業(yè)家、工頭誠懇對話,表達自己這一愿景。

? ? ? ??出發(fā)前他們中的許多人非常緊張,但當他們的訴求得到尊重時,他們馬上就露出輕松滿意的笑容——一種你永遠無法在課堂上見到的表情。

(上圖為奇蘭·貝兒·瑟西校長被河沿小學的學生圍繞,學生手中的“I can”字眼是她所發(fā)起的全球孩童創(chuàng)意行動(Design For Change)的口號)

? ? ? ??當孩子們經(jīng)歷了這些,他們就從“老師教我的”變成了“我正在做”,這就是“我能行”的思維轉(zhuǎn)變。而這是一個可以被激發(fā)和培養(yǎng)的過程。不過,也有家長擔心,“我們的孩子能造福人類這非常好,但是數(shù)學、自然科學、英語……這些課程被耽誤了怎么辦?讓我看看成績吧!”

? ? ? ??實實在在的數(shù)據(jù)表明,當孩子們被信任和賦予權力去做一件事時,不論他們擅不擅長,他們都能做好。2009年,印度當局曾對當?shù)爻^2000所小學的學生進行能力評估,結果表明,河沿小學的綜合排名在全國前十,包括語數(shù)英等學科能力在內(nèi)。由此可見,這方法很有效。

? ? ? ??早在2007年,我們就開始推廣這個方法。當時,我們聯(lián)合了周圍其他小學的孩子,一起走出校園去“傳染”整個Ahmedabad城(少年商學院微信編輯注:Ahmedabad是印度西部一個大城市)。

? ? ? ??這不再是河沿小學的事情,我們厚著臉皮,走進市政廳、警察局、出版社,走進各個公司和市場,對那里的人說,“你什么時候才會覺醒,而意識到每個孩子幼小的身體里面都蘊藏著巨大的潛力?你什么時候才會把孩子們當作社會的一份子?很簡單!只要你向孩子敞開心扉,和他們交流想法。

? ? ? ??你們猜,人們做了怎樣的回應?

? ? ? ??從2007年開始,每隔兩個月,城市里最繁忙的街道會停止行車一天,交警和一些公益組織前來幫助孩子們,把這里改造為臨時的免費的嬉戲樂園,孩子們可以在此玩滑輪、畫畫、跳舞、看樂隊和魔術表演……Ahmedabad城正用這種方法告訴她的孩子們:你們能行!這座城市因此被認為是印度首座兒童愛心城市。

? ? ? ??這是榜樣的作用。從河沿小學的200名學生,到Ahmedabad全城3萬多名孩子,我們的行動從未停止,現(xiàn)在已遍及整個印度。2009年的8月份,我們用同樣的方法,使得10萬名兒童說“我能行”。

? ? ? ??怎么實現(xiàn)的?我們做了一套簡單的工具書,翻譯成8種方言,發(fā)給了3萬2千多所學校,書中只給了孩子一個非常簡單的任務:選一個話題,任何煩擾你的問題,然后找一周,來改變10億人的生活。

? ? ? ??他們做到了!關于“改變”的故事如雪片般從印度各地飛來,孩子們找到了各式各樣亟待解決的問題,如都市孤獨感,坑坑洼洼的路面和日益嚴重的酗酒問題,并自行設計了許多方案。其中還有32個學生取消了他們的娃娃親。這是多么不可思議?。∵@不正說明了當大人信任孩子,對他們說“你能行”的時候,他們就真的行!

? ? ? ??他們做了許多事情:一所不知名的田園小學的學生在街頭開展文字接力賽,以此告訴自己的文盲父母文化教育非常重要,并教他們學習一些簡單的單詞;有的地方,男孩女孩成群結伙,挨家挨戶地收集垃圾;有些地方的學生還通過舉辦繪畫拍賣會,來募集購買助聽器的資金……街頭游戲、拍賣活動、請愿活動,他們正在改變生活,而我們怎么還能無動于衷,免疫于那樣的熱情和能量呢?

 

下面這段視頻記錄了當時的情景:

讓10萬孩子說我能行

【學院君說】

? ? ? ??本文的作者Kiran Bir Sethi在演講中提到一個詞——“設計流程”,這對應著少年商學院所提倡的“設計思維”。很多人以為設計思維專屬于設計師,然而正如Kiran所言,它可能只是一種叫“我能行”的熱情能量“病毒”,讓孩子們相信:TA可以創(chuàng)造性提問,并通過自己動手以及團隊協(xié)作,設計出行之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案。

? ? ? ??設計思維并不是擺脫訓練有素的思維,而是以訓練有素的方式跳出框框。youthMBA少年商學院已與斯坦福大學設計學院達成合作意向,為中國兒童定制推出一套設計思維工作坊項目,致力于用設計思維的方法啟蒙孩子們自主設計人生、解決生活問題的意識與能力,整個過程融合于跨學科知識課堂、企業(yè)等創(chuàng)意機構的實地職業(yè)體驗等項目之中。敬請期待。

 

 
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