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“意志只有憑借孩子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發(fā)展,并不依靠我們沒完沒了的說教。”——《愛與自由》

頂著烈日,4天徒步76公里穿越沙漠,每天平均要走近20公里……

這不是哪個探險隊的旅行紀要,而是一個4歲半的小女孩前幾天剛結束的暑期體驗。

小女孩名叫靈兒,在整個徒步團里年紀最小。她的父親,是主持人樂嘉。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(樂嘉和4歲女兒出發(fā)時合影)

那4天,樂嘉通過微博詳細記錄了靈兒的表現(xiàn),很多網友為樂嘉的做法點贊,認為這是最好的挫折教育,雖然有點苦,但是可以讓孩子知道并且很好地認識“生活”。

但過程中的種種細節(jié),也讓不少朋友質疑,這是在“折磨”孩子:

靈兒每天徒步量與成人無異,但她正處于骨骼發(fā)育期,這樣走很容易傷害膝蓋;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(樂嘉的女兒)

因為酷熱,她的兩條大腿密密麻麻地發(fā)出大塊的紅疹,腿上和腳上也起了水泡;

到了晚上,覺也睡不好——半夜里帳篷太熱,她經常被蚊子圍攻;

……

加上樂嘉曾介紹,靈兒是7個月的早產兒,從小過敏性哮喘,經常身體上動不動就會發(fā)出各種奇怪的紅塊……而且,這次徒步團成員的條件是必須滿6歲,不少網友紛紛建議大家不要效仿。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(樂嘉回應網友的質疑)

其實,要說是“折磨”,就有點過了。天底下哪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?在樂嘉微博的記錄中,字里行間,滿是他對女兒的保護和心疼,因為準備得不夠充分,他也常自責得掉淚,在前進中,他也時刻關注著女兒。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(樂嘉在女兒抵達終點時流淚)

而且,也不是說4歲孩子就不能徒步——雖然確實應降低強度,體驗為主,安全和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。

但對于“最好的挫折教育”一言,我不敢茍同。

相反,我認為,這種“挫折教育”,從一開始就已經失敗。

為什么出發(fā)?因為我希望

為什么堅持?這是為你好

細看樂嘉在徒步過程中與女兒的互動,從頭到尾,都感受不到一個父親對孩子應有的傾聽和尊重。

關于為什么要出發(fā),樂嘉是這么解釋的:

她看著我咬著牙緊抿嘴唇,點了點頭,我又一字一句地重復了一遍,她盯著我,又點了點頭。我不知道她是否意識到這個點頭代表著什么,我又強化了第三遍,問她——“你知道爸爸為什么要帶你來這里嗎?”

還沒等她反應,我跟了一句,“爸爸希望你長大以后成為一個有毅力的人,所以,你一定要堅持下來,你如果這么小都能堅持下來,以后很多困難你自己會克服的?!?/span>

過程中孩子堅持不下去了,樂嘉是這么鼓勵的:

“如果我們現(xiàn)在停的話,那我們這次什么任務都完不成了,還不如現(xiàn)在就回家……”

“你現(xiàn)在要是停下來,你昨天不是已經白走了,苦不是白受了嗎?”

“爸爸這輩子最不愿意你成為一個不能堅持的孩子,那樣,你長大以后會一事無成的。我不想你離開這里,以后為今天后悔。”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不是說父母不能對孩子講大道理,只是,這個孩子才4歲,心智水平還遠遠不足以理解這些道理,她唯一能接受到的信息就是:“爸爸想要我這么做,我這么做了,爸爸才會高興?!?/strong>

這是不少父母在執(zhí)行“挫折教育”時最常犯的一個誤區(qū)。

因為擔心孩子整天在蜜罐子里生活著,衣食無憂、玩具成堆、隨心所欲,還能到處旅游,長大了吃不了苦、遇到困難了沒有毅力,又怕陷入說教,就主動給孩子制造挫折,要求孩子去克服。

但且不說制造挫折本身是否合理,如果孩子遇到挫折,不是自發(fā)地想要去征服,而是別人希望我去征服,又有什么意義呢?

“爸爸希望……所以你應該……”、“爸爸不愿意……所以你不可以”等句式,本質上,都是一種道德綁架,它所對應的,不是“我希望孩子有個好未來”,而是“我希望我有個好孩子”。

不準示弱不準哭

把孩子推到了對立面

而一旦一趟旅程被賦予了“改造人生”的宏偉目標,它就會變得無比艱難。

看樂嘉和自己、和女兒的“約法三章”,不由得感慨,這個孩子,真是不容易……

出發(fā)時,樂嘉和自己約定:

“孩子步伐小,走著走著,我們就遠遠落在整個大隊伍最后,我也從沒指望走到前面,對所有團員來說,只要不用其他外力,兩條腿能堅持走到終點,就是最大的勝利。

對我來講,靈兒如果能四天堅持下來,那是她上輩子修來的福分,如果她能堅持下來一天,我會覺得孺子可教;如果一天都堅持不下來,我只能對自己說,那只能下回再教。”

但是——這段話有一個大大的前提:

“但有一絲希望,我會在安全的前提下,讓她明白,作為一個女孩,她這一生必須要學會獨立和堅持?!?/strong>

徒步沙漠前,他也和女兒約法兩章:

其一、不可無理哭鬧,哭要有哭的理由,不哭的孩子最美;

其二、無論發(fā)生什么事,絕對不可以讓大人抱,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。

所以,當女兒越走越慢,越走越困,哭哭啼啼地哀求爸爸想要睡覺,而樂嘉怎么鼓勵她都沒有用時,他的選擇是——再逼一把:

“這里又不是補給站,這里怎么睡?你說說看,你要躺在沙子上睡嗎?你睡??!你想被曬成肉干嗎?那你睡吧,我走了!”

說完,扭頭便走。最后,孩子沒有趕上來,他又折回去,一直把孩子哄進了補給站,等到最后2公里,女兒徹底扛不住了,他才讓女兒上保障車,因為“再逼著走,孩子就要崩潰了?!?/span>

我們曾分享《情商低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沒哭夠》一文(點此閱讀),建議家長給孩子哭的勇氣。因為“不準孩子哭,哭也要有哭的理由”是一種典型的大人視角。稍加琢磨,我們就能發(fā)現(xiàn),哭,就是孩子求助的信號,是孩子宣泄的方式,而且,大人又如何判斷,什么才算得上“哭的理由”呢?

這是把孩子推到了父母的對立面,如果孩子哭了,那就是不對,因為沒有哭的理由——久而久之,讓孩子不再愿意表達。

不如約定“難受的話可以哭,但哭了之后,要告訴爸爸你哭的理由,讓爸爸陪你一起解決”,更能給孩子安全感。

為了堅持而堅持沒有意義

而跳出來看這“約法三章”,背后隱藏的,其實是“挫折教育”的又一誤區(qū):為了堅持而堅持。

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 Duckworth曾對數(shù)以千計的高中生進行了調研,并跟隨西點軍校、全國拼字比賽冠軍、美國一流大學等進行觀察和分析,最后發(fā)現(xiàn):無論在何種情況下,比起智力、學習成績或者長相,堅毅才是最為可靠的預示成功的指標。

帶4歲女兒4天徒步76公里,不準午休,腿上起泡,這是教育還是折磨?

這一觀念,很快傳播到全世界,影響了大量教育家和父母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Duckworth說的下一句話更加重要:

“堅毅品質培養(yǎng)的基礎,是要對這件事有熱情。它并不是指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,而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,遇到挑戰(zhàn)卻不放棄?!?a target="_blank" rel="noopener noreferrer">(點此閱讀詳細解讀)

中國父母對培養(yǎng)孩子的毅力非常上心,也很辛苦,但如果沒有孩子的興趣作為前提,這樣強壓下的堅毅品質培養(yǎng)便沒有意義,孩子只不過是暫時屈服于外力,并沒有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堅毅力指數(shù)。一旦這個外力沒了,反而會出現(xiàn)更大的反彈,事倍功半,得不償失。

比如4歲半的靈兒,她能完成這么艱辛的旅程,完全是為了迎合爸爸,她無法從結果中總結堅持的精神,只會記得過程中,有走不完的路,睡不醒的覺,吹不完的沙,洗不干凈的臉。

當她終于完成任務的那一刻,內心應該充滿了解脫的輕松感,而不是大人們所自豪的“成功帶來的滿足感”。

真正的挫折教育

挫折只是個引子

真正的挫折教育,挫折只是個引子,教育才是重頭戲,它要求我們幫助孩子自己做到,讓他們去體會“再堅持一下,就會更好、更棒”的成就感。

出發(fā)前,告訴孩子,贏只是一種可能,有考試就有可能不及格,有比賽就一定會有勝負,拿徒步來說,走到終點只是一種可能,受苦受累才是一種必然,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戰(zhàn)斗,能不能走到終點,你只需要向你自己交代。

回來后,把“挫折教育”的定義拉寬一點。挫折教育,本質上是鼓勵孩子主動嘗試新事物,而不是讓其上山下鄉(xiāng)、吃糠咽菜。

崇尚所謂“挫折教育”的家長,往往會給孩子安排非常多“吃苦”活動,比如這幾年非常流行的上山下鄉(xiāng)、吃糠咽菜,但孩子往往只對好玩的或者他們擅長的運動感興趣,如果他們因為“吃苦”而耽誤了自己主動發(fā)掘、嘗試新事物,他們會失去很多開闊視野的機會。

幫孩子找到他們愿意去堅持的東西,而不是逼孩子對每件事情都堅持到底,他們才會有更強的動力,不斷刷新自己的記錄,收獲真正強大的內心。

 

發(fā)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