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
我們分享過不少北歐教育的文章,如《“這兩門課,打死我也不敢開!”從中國校長在芬蘭的感慨說起》和《芬蘭孩子長大后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因為這里的職業(yè)啟蒙如此與眾不同》(點擊標題閱讀),前者強調(diào)男生可以當“煮夫”,女生可以當木工,后者強調(diào)男生可以當護士,女生可以當CEO——讓孩子從小跳出性別的束縛,從當下的興趣選擇到未來的職業(yè)規(guī)劃,都敢于擁抱更多可能性。
今天則分享瑞典案例。這里以優(yōu)質(zhì)的幼兒教育著稱,他們則從閱讀開始,鼓勵女孩跳出性別,主動開發(fā)自己的潛能。
扔掉白雪公主灰姑娘
男孩女孩要讀一樣的書
故事發(fā)生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,一家叫做Nicolaigarden的幼兒園里。為了改進教學方式,園長Lotta Rajalin決定錄下老師和孩子們?nèi)粘;拥膱鼍埃接懭绾巫龅酶谩?/span>
(園長Lotta Rajalin)
沒想到,影片抓住了一個他們一直沒有察覺到的細節(jié)——老師們會下意識地區(qū)別對待男孩與女孩。
以玩耍為例,老師會鼓勵男生去操場玩,卻讓女生留在教室縫紉,似乎女生天生就是要持家、男生天生就該在外面闖;如果玩樂時受傷了,老師會溫柔地安慰女生,但不準男生喊疼,只要求他們堅強一點,趕快回去玩。
而放到閱讀上,這種性別差異就更加明顯了。每次讀書時間,老師一般會給男生英雄主義的探險小說,比如《納尼亞傳奇》,而給女生“英雄救美”式的故事。
這些故事的結(jié)局往往是“王子和公主幸??鞓返厣钕氯ァ?,乍聽起來很溫暖,但仔細一看就會發(fā)現(xiàn)不對勁:
比如灰姑娘,在家里被欺負,接受;女巫幫她,接受;王子和她跳舞,接受;王子找到她要娶她,接受……從頭到尾,她就沒在哪件事情上采取過主動。
比如睡美人,受詛咒的是她,被親醒的是她,但她的喜怒、性格呢?
比如豌豆公主,她嫁給王子的原因,只是因為她被一顆墊在二十張床墊子底下的豌豆膈著了……這哪里還是愛情應該有的樣子?
再比如不少女孩最喜歡的白雪公主,故事中的皇后為了外表就不擇手段,王子也還是因為白雪公主的外表而一見鐘情。似乎在暗示所有女孩:只要有顏值,只要夠乖巧,你什么都不用做,就會有人來愛你。
但是,老師們、家長們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。這是因為,大人們已經(jīng)下意識地認為“男生從小就比女生勇敢”、“女生天生就比較文靜”。這種天性論并無科學證明,仔細一想,簡直是“男主外、女主內(nèi)”等刻板印象的變形。
而如果家長從小就把這些想法灌輸給女孩,她們真的會被偏見束縛,覺得“我就是比男孩差”,進而打擊了自己的信心——國際經(jīng)濟合作與發(fā)展組織OECD就對不同國家的男孩和女孩進行調(diào)查,最后發(fā)現(xiàn),哪怕女生在PISA科學考試中的成績和男孩相當,甚至優(yōu)于男孩,她們在“將來可能從事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(shù)學工作”上的信心,卻要比男孩們?nèi)醯枚唷?/strong>
而且,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(xù)女孩們的一生!
于是,園長Lotta決定丟掉書架上那些滿是性別歧視的圖書,為孩子們重新挑選兒童讀物,類似《美女與野獸》這種強調(diào)“男女平等”的童話才會繼續(xù)保留——故事中,女主角貝兒的專長不是做家務更不是打扮,而是思考和學識。她真正吸引野獸的不是美貌,而是獨立、自信的人格。
此外,為了進一步淡化孩子的性別界限,老師還把單親父母、收養(yǎng)孩子的家庭甚至同性家庭的故事講給孩子聽。
永遠不要擅自幫孩子選擇
但這只是個開始,園長Lotta發(fā)現(xiàn),這種性別上的區(qū)別對待,不僅出現(xiàn)在幼兒園,還會一直伴隨著孩子的成長。
英國有一項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課堂上,老師會更頻繁地請男生回答問題、給予更多的建議和指導,因此,男孩就擁有較多學習機會;而當學生有違反紀律的行為時,女生會更容易“被放過”,男生的過錯卻被放大。
再看以色列。教育學者在研究高中生數(shù)學成績時發(fā)現(xiàn),老師居然會給男生相對高的分數(shù),那些因性別偏見而得到低分的女學生,進入高中后,數(shù)學的表現(xiàn)真的會更差。
這種無意識的性別偏見,正在壓縮女孩的未來,阻止她們實現(xiàn)自己的夢想。園長Lotta Rajalin曾用一張畫著兩個交疊圓圈的圖告誡家長:當我們認為“男生就應該……”、“女生就應該……”時,孩子的人生就失去了一半的可能性。
這種例子屢見不鮮,從小時候挑玩具,到長大后選學科、專業(yè)和職業(yè),刻板印象無處不見:女兒理科思維不好,讀文科吧;女孩抗壓能力不強,找份朝九晚五的工作,能養(yǎng)活自己就行;女孩性格細心又顧家,最適合做全職媽媽……
難道女孩就應該這樣草率地決定一生嗎?不是的,于是,園長Lotta聯(lián)合瑞典的其他幼兒園,推出了更系統(tǒng)的改革——強調(diào)不分男女,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老師要針對孩子的個性“因材施教”。
比如說,老師們不能要求女孩們?nèi)マk家家做飯游戲,木制或樂高積木也不是男孩們的專屬玩具——每個人都可以去玩自己喜歡的玩具。
再比如,在孩子還沒挖掘出興趣前,老師不能先入為主地“替他們選擇”,而是鼓勵孩子們什么都嘗試一下,直到找到喜歡的活動為止。
如果有男孩對女孩說:“你不應該去踢足球,那是男生玩的游戲?!崩蠋煏m當介入,反問男孩“為什么只有男孩可以踢足球呢”,引導孩子們?nèi)シ此肌斑@種感受是哪里來的”、“女生真的不應該踢足球嗎”。同樣的,每當男孩們弄疼自己的時候,老師也要像安慰女孩那樣安慰男孩,一視同仁,才是真正的平等。
這種改革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,園長Lotta認識的一位家長就曾對她說,“我們選擇你這所學校,就是因為學校教孩子們,不僅女孩可以哭,男孩也可以?!?/span>
然而,?Nicolaigarden提倡的性別教育理念如此與眾不同,也招致了不少批評。最主要的反對聲音,就是擔憂孩子會因此分不清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,出現(xiàn)對性別的錯誤認知?。
來自瑞典Uppsala大學的一位學者更嚴厲地指出:“這根本是從小開始洗腦,如果男孩就是比較喜歡玩石頭,女孩傾向收集花朵,老師難不成要阻止他們?”
但是,面對這樣的反駁,院長Lotta也毫不示弱,她曾在Ted演講中公開解釋這套教學方式:“我們不但沒有禁止孩子做喜歡的事,反倒是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孩子。用‘加法’來解開性別偏見,才能給予孩子更寬廣的可能性?!?/strong>
(孩子們在Nicolaigarden幼兒園)
為了進一步證明,?Lotta主動邀請Uppsala大學測量教學效果。他們對80位3到6歲的小孩進行訪談,結(jié)果發(fā)現(xiàn),相對于傳統(tǒng)幼兒園,接受這套教學方式的孩子更愿意和陌生的異性小朋友一起玩耍,而且也展現(xiàn)出更少的性別刻板印象。最重要的是,這些孩子完全能搞清楚男女的區(qū)別,并沒有出現(xiàn)外界所說的的“性別混淆”現(xiàn)象。
激發(fā)女孩的潛能
從挑選玩具開始
研究的結(jié)果如此樂觀,越來越多瑞典幼兒園也開始借鑒這種做法。在這種大環(huán)境的影響下,家長們也逐漸意識到必須從細節(jié)做起,讓孩子遠離性別的束縛,于是開始購買更多強調(diào)性別多元化和平等的繪本。
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美國有研究指出,高達57%的繪本的主角為男孩,只有31%的繪本的主角為女孩。這意味著,我們在給女孩選書的時候,應該多注重以女性視角和口吻描述的故事,有利于女孩對自己的性別產(chǎn)生更多的認同感,擺脫“男孩重要、女孩不重要”的想法。
當然,改變讀物只是第一步,要真正激發(fā)女孩的潛能,讓她們意識到自己與男孩并無區(qū)別,同樣可以追尋自己的夢想,還需要從這幾個方面做起:
1、?鼓勵女兒玩“男生的玩具”,而不是只有芭比娃娃。比如磁鐵積木,既是實用的指引工具,也是有趣的玩具;再如剪紙、拼圖和折紙等,則可以進一步培養(yǎng)她們的動手能力,鼓勵她們發(fā)揮創(chuàng)造力,把天馬行空的想法落到實處。
2、?帶女兒去戶外探索,不弄臟絕不回家。去森林看螢火蟲和毛毛蟲、去海灘堆沙子、去大自然建造一個鳥窩……過程中千萬別怕弄臟,比起做漂亮的小公主,成為愿意嘗鮮的“女漢子”更可貴。
3、?每贊揚一次女兒的外表,至少再贊揚兩個她所取得的不基于外表的成績。儀表和禮貌很重要,善于打扮也是一個很好的特質(zhì)。但更重要的是,充分地肯定她們的努力與品格。
4、?別讓女兒只跟女孩交往。邀請男孩子來參加女兒的生日派對或遠足活動,讓女兒自由自在地在附近籃球場玩耍、參加一個有男有女的運動隊。她將學到,男孩做的一切,她也能做到,甚至她能做得比男孩還要多。
在今天這個講究男女平等、競爭壓力極大的社會里,我們并不需要跟性別意識做激烈的斗爭。相反,如果我們都希望所有的女孩,都能夠最大程度地發(fā)揮自己的潛能,成為一個充滿好奇心、永遠不拒絕嘗試的人,就更應該跳出性別這個框架,給予她們充分的自由和可能性。
要發(fā)表評論,您必須先登錄。